【302edu解析】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大夫的目的为

A. 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 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 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 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由"'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可知,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故A正确;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并非防止地方分权,故B错误;材料中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朝廷百官,并不能说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协助批阅奏章,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知识分析解答。

6.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小农经济的发展

B. 宗法纲常的束缚

C. 专制制度的强化

D. 科举制度的僵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中的"委身皇权"这个字眼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皇权强化即专制制度的强化而造成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种变化和小农经济无直接的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宗法纲常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委身皇权"和科举制度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