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鲁教版必修二: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作业+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 鲁教版必修二: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3页

  

  8.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为水稻种植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9.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

  C.③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

  解析:第8题,由图可以看出:①地种植业比重约50%、畜牧业比重约50%,商品率高,应该是混合农业;②地种植业比重约85%、畜牧业比重约15%,商品率低,应该是水稻种植业;③地种植业比重约10%、畜牧业比重约90%,商品率高,应该是大牧场放牧业。第9题,①地混合农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种植或者养殖的类型和规模,市场适应性强,种植与放牧轮作,利于恢复地力;①、③两地的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高;②地为水稻种植业,生产规模小,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

  答案:8.A 9.C

  (2019·江门模拟)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农业最可能是(  )

  A.人工草地畜牧业 B.粮草结合混合农业

  C.多元开发立体农业 D.热带地区迁移农业

  11.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A.改变自然带类型 B.保持土壤肥力

  C.增大气温日较差 D.增加原生物种

解析:第10题,分析该农业生产模式,有复合牧草、干饲料、畜、禽、土壤等元素,可判断出是人工草地畜牧业,故选A项。第11题,自然带类型与所在地的气候有关,该模式无法改变,A项错误;由于将落叶和畜、禽的排泄物进行了还田,故可以保持土壤肥力,B项正确;人工草地改变了下垫面的物质,可以减小局部气温日较差,C项错误;原生物种无法增加,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