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醉剂。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C项将或然说成必然,夸大了多巴胺的作用。原文说"将其植入缺少它的那些人的脑内,似乎就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或情绪问题","似乎"不等于"就能";此外,文章结尾"它都不可能解决精神的内容问题"一句也表明C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D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它是从其"负面作用"的角度来理解的,当然也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将相对表达成绝对,还有选项中是否出现时间倒置和因果倒置的情况。本题的错项与原文之间就是范围和程度上有差异。

【2题详解】

试题分析:A、B和C三项都是围绕"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来论述的。D项是说用技术手段解决人的精神问题时的局限性,而不是论述"多巴胺"与"人的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D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要单独提出来,再次阅读与这句话相关的所有文字,逐字逐句推敲,确定选项。像本题,考查的就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和作者观点提炼的能力。学生应该在做题前进行必要的梳理。

【3题详解】

试题分析:第3节中说"这种幸福感的负面作用问题。......多巴胺是否就成了一种精神麻醉剂?"表明了作者对采用技术产生幸福感而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疑问,而非肯定或否定。所以D项不正确。A项和B项是对原文主旨的不同角度的概括,B项的对应语句是:"我们要合理追求一种技术与精神的适度融合,人文对技术手段的完全拒斥和完全归顺都是不可取的。"C项的对应语句是第3节中 "二是......"后的相关句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过细,条件是充分还是必要,还是充要都要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