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106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文,这种在身体上刻缕图像的行为,使自然之人变成社会之人和文化之人。文身是在仪式(原始古礼)中进行的。是仪式使文身具有了神圣性,同时文身之人在仪式中获得的神圣使之成为仪式的核心。

  正是文身古礼内蕴着与后来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文"才最后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 (摘选自《新华文摘》刊文,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桓公用"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之时,南面的楚也进入到以衣冠为礼的阶段,而只有在百越,仍以剪发文身为礼。

 B.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而使越国大治看来,在那时越国的文身古礼已经从最初的在生理上对人进行分类的成年礼演进到贵贱的功能了。

 C.百越地区古代的成人礼要断发、拔牙、漆齿、文身,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仪式,才能够从外观感性上识别人的等级差别。

 D.古代百越诸族成人礼中的文身,是成人礼中最重要的一项。在那时只有"文",人才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才标志作为社会(氏族)人的完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分析到文身是百越的古俗,并引用《墨子•公孟》的文字表明越王勾践的剪发文身是"以治其国"。

 B.到了宋代,诗人范成大还在《桂海虞衡志•志蛮》记载:"惟婢获则不刺面。"这也证明了"文身"有对人进行等级区分的作用。

 C.文章以并列的方式论述了"剪发文身"与其他古礼一样的三大共同点,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D.引用论证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文章通篇都是各种例子,增加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论是越王还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他们都希望通过礼仪定式和礼制规范划分人们的等级从而维护自己的政治梦想。

 B.从《淮南子•齐俗训》:"中国冠笄,越人劗发。"我们看到古代中原地区与百越地区成人礼的不同。中原各族男子成年行冠礼,女子成年行笄礼。

 C.越的剪发文身之礼与中原华夏之礼都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人进行等级区分。按照荀子所说,这种区分就是让"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

 D.文身古礼蕴涵着与后代精致化中华之礼同质的三大功能,是因为"文"已经演进成为中华之礼和中华之美的核心内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寂寞尼玛路 叶广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