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C.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

D. 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内容。在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出现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故本题选D。

9.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类比推理法 B. 假说演绎法 C. 直接观察法 D. 物理建模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学史,考查对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识记。解答此题,可根据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理解其所使用的科学方法。

【详解】萨顿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孟德尔在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中使用了假说演绎法;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直接观察法提出了细胞学说;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物理建模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选B。

【点睛】类比推理法与假说-演绎法的区别

项目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 原理 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 将未知的和已知的做比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理并得到结论 结论 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科学结论,一定正确 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仅是假说,不一定正确 实例 孟德尔发现两大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萨顿假说: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10.某同学利用红球(表示D)和白球(表示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