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3 地球的运动 综合测试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课时作业:1.3 地球的运动 综合测试题第2页

  某地经度=已知经度±

  (3)时区与区时

  ①全球划分24个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时区中央经线为15n,时区边界为15n±7.5(n为时区)

  ②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已知经度数÷15°,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相除所得整数为时区数;如果所得余数大于7.5°,时区数为所得整数+1。

(4)区时的计算

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将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相邻两时区之间时刻相差为完整的1小时,任意两点区时之差等于它们之间相隔的时区之差。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区时数大)

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A.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B.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其中东加西减,即所求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侧,取"+";若位于西侧,则取"-"。

(5)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12区的中央经线即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①日界线的特征:

  a.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地球上日期的变更都从这条线开始。

  b. 实际的日界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些曲折,不完全按照180°经线延伸,这是为了照顾附近国家居民的生活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

②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

a. 东12区和西12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分、秒相同。

b. 从东12区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去1天,加上相隔时区数;从西12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加上1天减去相隔时区数。

c. 过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12-东某区)+(12-西某区)

三、地球公转与季节

1. 地球公转与黄赤交角

(1)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

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表接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如表3-2和图3-1(二分二至都对北半球而言)。

表3-2

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节气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