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安全和健康。

  (《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2017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方案。

B.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同心同德,开放贸易壁垒,不能搞贸易保护主义。

C.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深刻反思和重构的要求。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依照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

B. 文章在论证中,认为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并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第二阶段的特点以及对策。

C. 文章分析了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日益加深的格局,因此要求各国相互依赖、休戚与共。

D. 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先交代时代背景,引出概念,然后逐层分析概念的内涵和要求。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因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发达国家获得巨大利益,导致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和强弱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