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思远 行远】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3页

③真理总是包含着谬误而存在 ④实践永远是正确的、客观的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这一研究发现大大颠覆了人们对经典基因表达模式的理解"反映出人们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①正确;同时,颠覆了人们以前对这种事物的理解,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正确。

8.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③正确表述了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符合题意;黑格尔这句话强调的是真理是不断发展的,①表述不准确,④错在"超越历史条件"上。

二、非选择题

9.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理念。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说明党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建设"美丽中国",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理念,从"人定胜天"到"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建设"美丽中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说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