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作业第2页

案为B项。A、C两项反映的是表象,不是本质,可排除;D项表述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2.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左右。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  )

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

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棉布、棉纱等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为绝大多数,这表明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附庸,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

3.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说:"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材料中的"设局"指的是创办(  )

A.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天津机器制造局

解析:A 从材料中"到沪以来"和"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炮弹"可知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企业,该企业性质应该属于军事工业。A项属于此类性质;B项虽是李鸿章创办,但其性质属于民用工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