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发布》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仿真模拟试卷(5月) 语文 PDF版含答案
《302edu发布》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仿真模拟试卷(5月) 语文 PDF版含答案第2页

13.小说现实与回忆交织。战友聚会是现实,当年的军营生活、张文英为救儿童牺牲及"鱼水新村"的妇女们给战士们做鞋是回忆,两者交织,使小说情节更集中紧凑,士兵群像更丰满,小说主题更丰富。

14.B适:调节使适合,节制。

15.B 【解题思路】A. 兼词,于之,和它;代词B. 取消句子独立性C. 就;却。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用在句末,表示判断;

16.D【解题思路】不是"摒弃",而是"适度"。

17.(1)世界上的君主贵人,不论好的坏的,没有不想长生不死的,但是,每天他们都违背自己的生性,想长寿又怎能长寿?("无""而""逆"每处1分,句子通畅连贯1分)

(2)这五种东西,圣人用它们来养生,并非是爱好节俭而厌恶浪费,而是为了调节性情啊!

("所以""节"、判断句式每处1分,句子通畅连贯1分)

18.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断对2-3处给1分,断对4-5处给2分,断对6-8处给3分)

19.比喻 反衬(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每空1分)

20.①下阙首三句写天涯漂泊感到厌倦的游子,想念山中的归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园一直到望断,极言思乡之切。

②"古今"三句,由古时联系到现今,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③最后两句,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将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

④这种对人生深刻的思考,显示了词人内心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怀疑和迷惘,表现了他对宇宙、人生以及整个社会进程的忧患情绪。(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21.适度(1 分);中庸之道(1 分)。

22.子游是从为人处事的角度着眼。(1 分)认为服事君主不能繁琐无度,需掌握好分寸,维系个体独立和人格尊严,符合中庸的思想。(1 分)赵普从为臣尽忠的角度着眼。(1 分)认为臣子有责任劝谏君主,实行君臣之义,即使面临君主的责难也不退缩。符合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忍精神。(1 分)(共 4 分)

23. (1)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2)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3) 山川相缭 郁乎苍苍 (4)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目眇眇兮愁予 洞庭波兮木叶下

23.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倕是最巧的人,但是人们不爱惜他的手指,却爱惜自己的手指,这是由于它属于自己所有而有利于自己的缘故。人们不爱惜昆山的美玉,江汉的明珠,却爱惜自己的一堤含石的次等玉石,一颗不圆的小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