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2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作业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2  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作业第3页



一、选择题。

 1. B 解析:关于化学对人类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既不能只看到它对社会产生的短期效应,而忽视它的潜在危害;也不能只看到它的危害,而抹杀它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一般很活泼的金属用电解法(K~Al);较活泼的金属用还原法(Zn~Cu),此法要求在较高温度时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被冶炼的金属;不活泼的金属用热分解法(Hg,Ag)。由于Mg的还原性大于H2,故B项不正确。

 3. B 解析:CuO+H2SO4=CuSO4+H2O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一涉及氢气还原氧化铜,开始通入氢气排空气,最后停止加热以后继续通入氢气,消耗原料较多且易出现事故;另外,方案一的操作较方案二复杂,方案二较为合理,Fe+CuSO4=FeSO4+Cu正是我国古代湿法冶金原理。

 4. BC 解析:根据题中所供信息,由于ClO-只能结合H+(即质子),只能给出H+,而H2O和既能给出H+又能结合H+,因此B、C选项是酸碱两性物质。

 5. D 解析:碳在空气中燃烧直接可得CO2,A方案中设计CO还原CuO没有必要;B方案制取Cu(OH)2需消耗大量贵重药品AgNO3,不经济;Fe点燃得不到Fe2O3,而是得到Fe3O4,其中含有Fe2+,故此方案制得的Fe2(SO4)3不纯;D方案中制取NaOH溶液的方法是合理的。

 6. B 解析:CO和金属的氧化物反应时,氧化物中的一个氧原子可以生成一个CO2,每一个CO2可以生成一个CaCO3沉淀,所以有下列的关系式:O~CO2~CaCO3。假设原来氧化物的质量为100g,则m(CaCO3)=100g×1.25=125g,所以n(O)=n(CaCO3)= =1.25mol,所以100g该氧化物中含O的质量为:m(O)=1.25mol×16 g·mol-1=20g,该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各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下表:

FeO Fe2O3 Fe3O4 CuO 22.2% 30% 27.6% 20% PbO PbO2 ZnO 7.17% 13.4% 19.8%   所以这种氧化物应该是CuO,则该金属为Cu。

二、填空题。

 7. (1)4FeS2+15O2+2H2O2Fe2(SO4)3+2H2SO4

  (2)②Fe+Cu2+=Fe2++Cu Cu2+和

  (3)①对贫矿、尾矿的开采更有价值;②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③利于减少污染(说一点即可)

解析:(1)FeS2被空气中O2氧化成Fe2(SO4)3,因为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所以有H2SO4生成,根据氢元素守恒,可以判断反应物中有水,由此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