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 预防犯罪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 预防犯罪第3页

(1)周本顺犯罪行为的法律标志是什么?写出其行为的首要特征(最本质特征)

材料二: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辍学后不思悔改,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受到公安机关的拘留。后来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2)材料二中,陈某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3)请你从预防违法犯罪的角度对中学生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2.【遵纪守法健康成长】

学生李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他常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变得无心学习,不交作业,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别人的东西,打架斗殴,受到学校的多次教育。但他不思悔改,又经常在社会上偷盗财物,还参加赌博等,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仍屡教不改,后因持刀抢劫,被公安机关抵获。经法院审理,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阅读以上材料,同答下列问题:

(1)李某的什么行为是犯罪行为?为什么?

(2)李菜由好变坏,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我们青少年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13.【犯罪与刑罚】

材料一:小张因与小李言语不合,将小李打伤,经过鉴定为轻微伤,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