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十五)
北京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十五)第4页



4、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1分)

5、你是如何理解"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的?(2分)

6、短文说"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猜猜石头说了些什么?(2分)

7、短文写索桥,为什么要写都江堰工程?(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长 城 风 光

放假了,爸爸带我去北京八达岭游玩,我( )了长城风光。

  来到长城脚下,我们沿着入口的公路顺坡而行,不一会儿便来到长城上。仔细看城墙,足有几十米高,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垛口,站在垛口处可以看清周围的一切。城墙上面很宽很宽。听爸爸讲可以并行八辆马车。城墙如此坚固,真是古代北方的屏障啊!

  从垛口处俯视长城内的下面,一条小河两旁树木茂盛,到处是竞相开放的野花和丛生的杂草。我抚摸城墙大块大块的青砖,不禁想到:这样高大的山,这样崎岖的路,当时既没有汽车又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把一块块青砖运上来的?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进尾的万里长城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转过身来看长城之外,最醒目的是烽火台。我在书本里常常看到这个古代战争的"报警器",这次我终于看清了它的面目。只见它高高耸立,呈小山形状,顶是平的。前面是一条通道,左边有个石梯直通上边。虽然经历了无数年代,( )了无数狂风暴雨的侵蚀,入耳整个外形依然可见。陡然间我仿佛看到了烽火熊熊燃起,侵略军铺天盖地而来,无数炎黄子孙奋起反抗!。

站在长城上,望着这一切,我浮想联翩。我想,我作为炎黄子孙,我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