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周时期还未能建立起集权体制,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3.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 宗法观念的弱化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风俗观念的演化

D. 社会治理的僵化

【答案】B

【解析】

"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说明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传统的族群社会逐步被取消,B正确;宗法观念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风俗观念不是材料主旨,C错误;社会治理作用逐渐加强,D错误。

4.《哈佛中国史》:"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

A. 侯国

B. 郡县

C. 九州

D. 行省

【答案】D

【解析】

元朝疆域辽阔,元朝对地方管理实行的是行省制度,所以对材料中"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行省而非侯国、郡县以及九州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所以选D。

5."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汉朝郡国并行制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元朝的行省制度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