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1.1 体味文化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1.1  体味文化 作业第2页

  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④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D 材料描述了在人们的各种具体行为中可以看到人的文化人格,看到人的精神世界,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是要强调人的文化素养的来源,③不符合题意;文化也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错误。

  5.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解析:C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体现了文化素养是通过参加文化活动等逐步培养出来的,③要选。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①要选。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实质,也没有体现具体的文化现象,②④不选。故选C项。

  6."十动然拒""喜大普奔""累觉不爱""人艰不拆""不明觉厉"......这些貌似"成语"的四字词组,产生于中国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互联网,并逐渐在我们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B.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D.网络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解析:B 材料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所以B项符合题意。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对人和社会发展起重大的促进作用,所以A项片面。人们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是主动和自觉的过程,所以C项错误。网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所以D项错误。

7.马克思说:"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认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角度看,这些观点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