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作业第3页

6.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  )。

A.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国家干预经济

B.反对消费

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

D.反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 凯恩斯主张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

答案 A

B组(能力题)

7.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牧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以控制农产品产量和牲畜饲养数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据上述知识可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8.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福 (  )。

A.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

B.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

C.实行新政渡过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