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

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物理答案

   1.CD

   【解析】

   在2s前,甲比乙运动得快,2s后,乙比甲运动得快,故A错误。由于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出发,所以当位移相同时乙追上甲,在4秒末,甲的位移x甲=40m,乙物体的位移x乙=40m,所以乙追上甲,故B错误,C正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则2s末甲乙相距△x=10×2−×2×10m═10m,故D正确。故选CD。

   【点睛】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

   2.AB

   【解析】

   小球接触弹簧上端后受到两个力作用: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弹力。在接触后的前一阶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因为弹力F=kx不断增大,所以合外力不断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由于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因此速度不断变大。当弹力逐步增大到与重力大小相等时,合外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后一阶段,即小球达到上述位置之后,由于惯性小球仍继续向下运动,但弹力大于重力,合外力竖直向上,且逐渐变大,因而加速度逐渐变大,方向竖直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小到零时,达到最低点,弹簧的压缩量最大;因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先减小再增大;故物体先失重后超重;故AB正确,CD错误。故选A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认为物体一接触弹簧就减速。对弹簧的动态分析也是学生的易错点,在学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AD

   【解析】

   物体相对皮带静止,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受力平衡,在沿斜面方向有:mgsinθ=f,所以无论传送带向上或向下运动,A所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故A正确,BC错误;由于A一直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A受力平衡,故传送带对A的作用力与物体的重力等大反向,即传送带对物体 A 的作用力均相同,故D正确。故选AD。

   【点睛】

   物体相对皮带静止,随传送带一起向上或向下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来确定物体的受到摩擦力情况。

   4.BC

   【解析】

   撤去F前A、B的加速度为,选项A错误;撤去F前弹簧的弹力大小为F1=ma+μmg=5N,选项B正确;撤去F的瞬间,弹力不变,对A:μmg+F1=maA,解得aA=7m/s2,对B,因弹力和摩擦力都不变,则加速度仍为3m/s2,则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

   点睛: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撤掉拉力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运动的方向不变,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也不变.

   5.D

   【解析】

   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故A错误;在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当时时间的测量误差较大,不能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理想化推理得出的,故B错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的伸长(或缩短)成正比,这个规律是胡克发现的,故C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故D正确。故选D。

   6.D

   【解析】

   甲船上的船员看见钓鱼岛向东移,以钓鱼岛为参照物,甲船向西运动,乙船内的船员发现甲船没有动.甲、乙两船的速度、行驶的方向应该是一样的.即甲、乙两船以相等的速度都向西运动,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名师点睛】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7.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