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重庆市江津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10月)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C. 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长 D.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12. "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14. 北方深秋的夜晚往往用燃烧柴草防御霜冻,这种做法有助于

A. 削弱①辐射,减少对农作物伤害 B. 增强②作用,提高近地面大气温度

C. 减少③辐射,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D. 增强④辐射,减少冻害

【答案】10. D 11. D 12. C 13. D 14. D

【解析】

【10题详解】

拉萨较广州纬度高,太阳高度小,拉萨的太阳辐射②较小;拉萨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小,拉萨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大;拉萨空气稀薄,大气不能获得地面更多的热量,故温度低,地面辐射③弱;拉萨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很弱。既然大气逆辐射弱,那么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就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就多,射向宇宙空间的④较大,据此选D正确。

【11题详解】

拉萨成为"日光城"是指拉萨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这是因为拉萨的海拔高,空气稀薄,从而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据此选D。

【12题详解】

"高处不胜寒"说明欲往海拔高处,距离热源越远,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近地面,即地面辐射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结合图示信息,地面辐射对应③,选C。

【13题详解】

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减弱,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对应图中的④,据此选D。

【14题详解】

北方深秋的夜晚往往用燃烧柴草防御霜冻,这种做法有助于增加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增强大气的逆辐射也就是增强④辐射,使地面降温不致过低,起到减少冻害的作用,选D。

【点睛】大气的热力作用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其中,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指大气逆辐射,当天空有云或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大时,大气逆辐射会增强。近地面是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与水源。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近地面长波辐射,从而增加大气逆辐射,加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5.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地地方时比甲地晚16分钟

B. 乙地区时比甲地区时早1小时

C. 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05°E的地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