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作业第2页

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这些铭文证实(  )

A.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

B.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C.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

D.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解析:C 题干中"相邦吕不韦戈"和"上郡守戈、陇西守戈"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青铜器物勒工名,即器物上刻制(督)造者名字,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分析可知,兵器督造有中央官员相邦吕不韦和张仪,地方官员上郡守和陇西守等,故C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体现;B、D两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考工记》记述,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这一严格的要求表明(  )

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解析:D 《考工记》是中国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故A、C两项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中"工师检验......不合标准......受到处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要求,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