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全国模拟题组合卷
【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全国模拟题组合卷第2页

②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三国的文化各有各的特色,没有反映交流、传播,③不选;④观点正确,但不是题干考查的主旨,不选。故答案选A项。

15.(2015湖南长沙一模,15,"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014年12月7-8日,第九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在厦门举行,吸引了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孔子学院所在大学的校长、孔子学院院长等方面人士。孔子学院开办10周年来,在全球五大洲126个国家和地区已有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中国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交流促进各国文化逐渐趋同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教育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的多样性,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我国通过举办孔子学院这一途径,传播了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①正确;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会趋同,②错误;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体现了③;题干阐述的是教育对文化传播的作用,而非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④不选。故答案选B项。

16.(2015湖南长沙一模,16,"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大都是穿开裆裤长大的人。开裆裤,曾经是中国世世代代母亲给幼童穿的,可以说是一种中国文化的古老智慧,它方便换尿布,方便幼儿大小便。可2014年1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蒙特利公园一名华裔妇女带着一名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在公园散步,结果被一名白人女子报警。穿开裆裤在美国被视为行为不检点,有伤风化,父母没有尽到抚养责任。这一文化冲突表明(  )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多样性,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A项错误;中美两国对穿开裆裤有不同的认识是基于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D项正确;B项夸大了文化背景对人们交往的影响,不选;文化背景不同,不代表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不同,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C项说法绝对,不选。故答案选D项。

26.(2015湖南长沙一模,26,"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4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不得使用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等。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支持广电总局通知的人认为:

  网络用语数量多,更新快,不常常关注网络社交论坛的人不容易弄懂许多词的含义。"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流行的"网络成语"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打破语法常规而组合在一起,乍一看觉得很难理解。如"喜大普奔"就是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通常表示高兴喜悦的心情。而"人艰不拆"则是出自于林宥嘉的一首歌曲,表示"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如果不了解其出处,则很难理解这些自创词汇的意思。

  网络流行语是部分人群生造并在网络中传播的一种即兴语词,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其娱乐功能强于实用功能,并不具备推广价值。

  网络用语往往采用谐音改编的手段,在久已形成熟语或者成语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混淆,对社会通用的母语词汇造成伤害,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学习、使用母语和了解本土文化。

  反对广电总局通知的人则认为: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网民也可以对成语的产生作出贡献,这些网络用语是属于我们时代的成语。作为时代的产物,这样限制它是小题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