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章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三章第三节 玻璃、陶瓷和水泥 作业第3页

  参考答案

  1.解析:氢氟酸与SiO2反应:4HF+SiO2===SiF4↑+2H2O,故工业上一般用氢氟酸制雕花玻璃及毛玻璃。烧碱也与SiO2反应,但反应生成的Na2SiO3是一种黏合剂。

  答案:C

  2.解析:H2SO4虽然是由SO3与H2O化合制得,但工业上并不直接用H2O或稀硫酸来吸收SO3,因为容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3的吸收,为了尽可能提高吸收率,工业上用质量分数为98.3%的浓硫酸作吸收剂。

  答案:C

  3.解析: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缺点为质地较脆,经不起热冲击,所以A选项正确。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但克服了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缺点,还具有若干优点,如能承受高温、强度较高、具有电学特性等,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能承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C选项正确。

  答案:B

  4.解析:①人造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②玛瑙的主要成分是SiO2;④变色眼镜含溴化银和微量氧化铜。

  答案:D

  5.解析: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层时,其表面的温度极高,铝合金、合金钢、塑料都不能保护航天飞机。耐高温的新型陶瓷可以保护航天飞机。

  答案:C

  6.解析:玻璃中有SiO2,能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故盛放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氢氟酸能腐蚀玻璃,不能盛放在玻璃容器中。

  答案:D

  7.解析:A项,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B项,兵马俑是陶瓷制品;C项,瓷盘是硅酸盐制品,水晶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制品;D项,粗硅制单晶硅反应:Si+2Cl2SiCl4,SiCl4+2H2Si+4HCl,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8.解析:(1)本题考查玻璃的原料。由泥沙、纯碱和生石灰组成的原料,可直接制得玻璃,属于一种硅酸盐产品。

  (2)从窑顶加水发生下列反应:C+H2O(g) CO+H2。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可将Fe2O3还原成Fe3O4、FeO。

  (3)CaO和CaCO3均溶于盐酸,但只有CaCO3与盐酸作用产生气泡,故用盐酸可以验证石灰石的存在;SiO2不溶于盐酸能溶于NaOH溶液,故用NaOH溶液可以验证石英的存在。

  答案:(1)B (2)Fe2O3 CO和H2 Fe3O4和FeO (3)先加过量盐酸搅拌,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剩余及气泡出现,若有不溶物则滤出,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其是否溶解

  9.解析:(1)陶瓷的主要特性有:抗酸碱腐蚀、耐高温、绝缘、易成型等。

  (2)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坩埚是瓷坩埚,加热时,NaOH与瓷坩埚反应,所以熔融烧碱时,一般用铁坩埚。

  (3)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能溶解铅、镉等金属,长期使用易造成重金属离子中毒。

(4)工业制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