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能源可持续发展 第1课时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能源可持续发展    第1课时    作业第2页

10.CO2气体几乎不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大气中CO2浓度增加能使地表温度因受太阳辐射而上升;另外,它还有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热辐射的作用,阻碍了地球周围的热量向外层空间的排放,使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大温室一样,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急剧增加已导致气温的逐步上升,使全球气候变暖.

(1)这种大气中以CO2为主的气体产生的效应称为(  )

A.光热效应 B.光电效应 C.光气效应 D.温室效应

(2)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植物和生物物种灭绝

B.大量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的燃烧

C.人口剧增,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D.自然因素破坏了地球环境生态平衡

11.说明下列能源利用方式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1)水力发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动水泵抽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柴油机牵引列车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能源按其是否自然存在来分,可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天然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能源叫做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需要人工制取的能源叫做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它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其中辐射到地面的总功率为8×1026 kW,直接利用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

13.根据你对熵增加原理的理解,举出一些系统从有序变为无序的例子.

答案:

1.A [根据熵增加原理,不可逆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故选A.]

2.AC ["热量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是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关于"热传导是有方向性的"规律的,所以A、C是正确的.热量虽然不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在一定外加条件下,也能做到"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例如电冰箱等电器的工作过程,所以B是不正确的.所谓"能量耗散"是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没有办法把流散的能量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能量耗散"过程中能的总量还是守恒的,只是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而不是能量不守恒.因此,D是错误的.]

3.BCD

4.AD [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就是大量分子无序运动状态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所以A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是"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所以B、C均错.D是在引入熵之后对热力学第二定律微观意义的描述,D对.]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