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第3页

正确。

一、选择题(1~10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题为能力提升题)

1.《诗经·小雅·大田》中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下列对此则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反映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B.表明私田已占据主导地位

C.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体现时人对农业丰收的向往

答案 B

解析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表明井田制开始瓦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井田制开始瓦解,但公田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私田的出现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有苗萋萋,兴雨祁祁"体现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向往,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钱穆《国史大纲》中评价某土地制度"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该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王田制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可知这一土地制度为均田制,故C项正确。

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而土地高度集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恰恰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