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模块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A.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条鞭法"把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均表明当时的政府放松了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故答案为B项。这种赋税改革对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影响,也没有加重农民负担,排除A、C项;这种改革没有推动经济政策的改变,排除D项。

4.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项;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

A. 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 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C. 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D. 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朝的耕地面积和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表明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但没有出现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的态度,排除A项;C项说法错误,"日趋频繁"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本"说法绝对,排除。

5.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年份 人口(万人) 耕地(万顷) 耕地负荷(人/顷) 米价(千文/石) 1724 56 80.0 6.7 0.575 1753 1651.4 83.1 19.9 1.012 1784 3283.2 89.8 36.6 1.412 1820 4799.2 95.0 50.5 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