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2)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2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2)第3页

  求改变"反民主的传统"和"公共行为的准则",可知针对的是高度集中的体制,故B项正确;C、D两项不能与材料观点对应,A项错误在于完全否定斯大林。

  答案:B

  5.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

  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

  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

  解析:赫鲁晓夫改革是从1953~1964年。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的原因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实行,A项错误;1963年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结束,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促进了苏联GDP的增长,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于1985年,D项错误。

  答案:C

  6.(2018·重庆市高三二诊)据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2/3的外汇收入来自向西方出口石油及油气产品,同时又大量进口西方的机械设备、粮食和食品,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就达2 680万吨。这一状况(  )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使得苏联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C.弱化了苏联经济的更新能力

  D.提高了美、苏世界经济话语权

解析:材料说明80年代的苏联主要依靠出口油气资源来进口所需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