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第2页

  1.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 )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入昼。 ( )

  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 )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

九、我的积累库。(8分)

  1._____________一岁除,__________人属苏。 选自宋朝________ 写的(元日),写的是_________ 时的情景。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以及描写这些节日的诗句?括号里写节日,后面写诗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如________族的_______节: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民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应是嫦娥掷与人。"这是______代诗人_____写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的诗句。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吐鲁番盆地(15分)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池,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它每年六月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只要带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要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就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不但植树造林,而且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土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萌路:两则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知道只要遮阳蔽日之处,就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累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 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漫"的解释有①水过"漫",向外游:2 到处都是:3莫,不要:4不受约束,随便。"漫天风沙"的"漫"应该第( )种解释。(2分)

2. 用"______"画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2分)

3. 文中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天气酷热的特点。这两个事例分别是什么?(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吐鲁番人用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栽中钻白杨,可以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