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全一册【302edu解析】安徽省皖西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试题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三历史全一册【302edu解析】安徽省皖西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试题文科综合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现今国势危急,内地风气不开"和"诚改良社会之不二法门也"等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主张戏曲改良的目的是以戏曲容易被民众接受的特点,进行启蒙教化,应对"国势危急"的形势即以求救亡图存。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政体的主张,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陈独秀的主张是为了"适应革命思潮",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是在1915年,排除D项。

7.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A. 农民生产粮食积极性不高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

D. 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相对来说比较高,故A项错误。1949-1957年,虽然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下降,但农业依然占比最大,未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故B项错误。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工业取得较大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故C项正确。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材料中体现的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不断发展,未体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的相关内容,故D项错误。

8. 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 "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 "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 "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 "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