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作业)第3页

  工业化资金"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并不意味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活跃了商品市场,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说:"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己告失败......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强攻'转到'围攻'的办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请完成:

  (1)材料一、材料二针对什么政策而言?当时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有哪些?(6分)

  (2)依据材料三说明苏俄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7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围攻"取得的成就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7分)

解析:第(1)问中的"政策"可依据材料一中"实行余粮收集制"等信息进行判断,"主要目的"可联系材料一中"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等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中的"变化"可结合材料三中"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等信息进行推断,"主要表现"需要联系新经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