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云南省彝良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摘引自黄仁宇著《现代中国的历程》

(2)据材料一,理学对儒家思想有哪些新发展?这些发展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 清朝学者赵翼的《陔余丛考》,对历代正史中受儒家伦理熏陶而累世同居的、并受政府褒奖的孝义之家的代表人物进行统计,以宋朝的人数最多。(转引自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宋代士绅阶层人数增多,常常通过教育进行规训,以家规、家礼、族规、乡约之类的规定,通过童蒙读物的传播,甚至通过祭祀以及仪式中常常有的娱乐性戏曲、说唱,把上层人士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广泛地传递到了民众之中......

--摘引自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3)依据材料二,宋朝时期怎样推动理学思想逐步深入到中国社会各地区、各阶层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