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分宜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分宜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超时代价值"和"世界性意义"两个层面来论证经典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B.文章以"经典具有普遍意义"为前提,进而提出要以开放的视野来阐释经典的建议。

  C.文章从正面强调要认识经典的普遍意义,相应地批评了忽视经典普遍意义的观点。

  D.文章比较了"以中释中"与"学无中西"的不同点,旨在反思以"中"为主的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要想更好理解经典的内涵,应该摆脱经典特殊性的限制,着重分析它的普遍意义。

  B.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参与世界范围的"百家争鸣",才能体现"学无中西"。

  C.外来语在思想和观念上影响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也必然会在文化互动中影响西方。

  D.反思"以中释中"的观念,不排斥以"纯而又纯"的方式去解释中国以往的经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红"机器人成为讲解员,智能家居令人耳目一新,自然语义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从电子产品、汽车、医疗产品到人工智能服务解决方案,从台前的展品到后台的服务,在前不久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一大亮点。有关人工智能的话题,也再次引发社会关注。

  目前,人工智能已在全世界范围引起重视,被认为是科技创新的下一个"超级风口"。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的概念时,互联网还没有诞生;今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算法、大数据、5G等词汇已为公众所熟知。回溯历史,如果说工业革命是机器替代了人类的体力,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那么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类的脑力,大幅提高人类社会的思考能力、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事实上,随着算法、数据、计算能力等关键要素的积累和突破,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拓展应用场景,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专有名词,它已经突破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拐点,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时期。因此,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我们才能紧紧抓住这个战略制高点。有人说,谁把握住了人工智能,谁就把握住了未来。人工智能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能错失的宝贵机遇。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夯基垒台、补齐短板,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相信我们一定能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让智慧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摘编自李浩然《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

  材料二:

  国际会计和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在大连达沃斯论坛期间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2030年全球生产总值(GDP)将增长14%,这意味着至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世界经济贡献15.7万亿美元,超过中国与印度这两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之和。

  该报告认为,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和北美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的最大受益者,总获益相当于10.7万亿美元,占据全球增长比例的近70%。在人工智能发展初期,由于技术成熟度较高,且大批工作均可为发达技术替代完成,因此当时北美的生产力增长速度高于中国。但十年之后,中国完成了相对缓慢的技术和专业知识积累,则将开始赶超美国。报告指出,深入分析2016-2030年人工智能将带来的各经济增长数据会发现,多于一半的增长将归功于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其他则主要来自于人工智能激发的消费需求的增长。

报告称,总体而言,由于人工智能将提高生产力和产品价值,并推动消费增长,因而零售业、金融服务和医疗保健将是最大受益行业。至2030年,随着人工智能驱动消费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