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入胜地",这使人人能自远的酒正能引人入胜地。这胜地是什么?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就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B. 以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呈现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C. 与物象形成距离,使物象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美感才有可能产生。

D. 美景的诞生,除了依靠外界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心灵内部的"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艺术境界中"空"与"实"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B. 文章多处引用表明其美学观点是在具体分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C. 文章借助"空"这个抽象的概念,阐释、分析了美感诞生的条件。

D. 文章中举舞台的帘幕、建筑的台阶、栏干等例子意在说明距离产生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坡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

B. 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是强调物我交融的创作原则。

C. 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强调人的境界和品格对艺术的影响。

D. 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

【答案】1. A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就能创作出艺术作品"曲解文意,表达过于绝对。第一节开头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 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只是能创作出艺术作品的起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