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第一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四课第一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 作业第3页

答案:B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  )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传统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解析:"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干肢不符。

答案:A

11.《三字经》是古人留下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里面很多做人的道理对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其中也有一些诸如"君则敬,臣则忠"等带有强烈封建色彩的内容。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选②④。①是发展大众文化的方针,③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2.2014年8月23日,26名少男少女身着汉服在长春文庙完成了成人礼,通过行跪拜礼、加冠加髻、献礼等"复古"流程,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礼文化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肩上承担着家庭、祖先、祖国授予的人生使命。由此可见,传承古代文化必须(  )

①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 ②扬弃传统道德中的合理成分 ③为道德规范增添新的时代精神 ④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通过传统的成人礼,使少男少女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礼文化的同时,也明白了自己肩上承担着家庭、祖先、祖国授予的人生使命,可见,传承古代文化必须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为道德规范增添新的时代精神,①③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3.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基命脉,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性符号。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与西方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我们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日渐淡薄。为此,必须(  )

①对青少年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②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③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④坚决消除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受外来文化入侵的影响,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生存危机,①②是正确的应对之举。③与题意不符。④中"消除"观点错误。

答案:A

14.透过右面漫画,我们认识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