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材料信息反映的钱币在政府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多,说明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8.北宋末年庄季裕的《鸡肋编》载:平江府洞庭东、西二山在太湖,菲舟楫不可到,......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1132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 民众生活受气候的影响大

B. 农业种植商品化和专业化

C. 舟楫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D. 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和"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可以看出,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失去市场供应,民众生活难以为继。故答案为D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生活受市场的影响而不是受气候的影响,排除A项;B项材料有所涉及,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9."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的程颢指出:"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佛之学为怕生死,故只管说不休",并以世界为虚幻是强生事。程颢如此评价佛教的主要原因是

A. 佛教的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学地位

B. 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

C. 三教合流推动佛教渐趋中国化

D. 与儒家重世间伦理的理念不符

【答案】D

【解析】

【详解】儒家注重现世的伦理道德,对来世关注不多。材料中的程颢如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佛教重来世与儒家重世间伦理的理念不符,故答案为D项。材料中程颢的评价是从佛教和儒学的不同点出发的,排除A项;B、C项与材料中程颢如此评价的原因无关,排除。

10.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