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第3页

解析 材料中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1956年),正确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且总结"一五"计划(1953~1957年)实施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是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故A项正确。

6.(2018·江苏宿迁高二学业水平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下图是新中国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 D.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图片的口号是"甘薯亩产五十万",体现了"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现象,故正确答案为C项。

一、选择题(1~10题为基础达标题,11~15题为能力提升题)

1.(2018·江苏徐州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卷一)1954年1月31日《人民日报》报道,沈阳市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经过政府和国营经济的领导和扶植,生产获得显著发展,年生产总值达数亿元。这一成绩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关系的变革 B.市场经济的刺激

C.责权明确的促进 D.公私合营的激励

答案 A

解析 材料给的时间是1954年,主要信息是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三大改造的重要表现,故正确答案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选A项。

2.(2018·江苏淮安学业水平一模)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