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发布》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302edu发布》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0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颇具艺术想象的意味。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当然,历史想象也不可"天马行空"。这是它与艺术想象的不同点。柯林武德说:历史的想象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想象,其目的是为了寻求事实真相,而艺术家则是为想象而想象"。因此,治学者一定要将它限制在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可以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但必须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红楼梦》研究中曾有过"索隐派",他们借助离奇的想象,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跟清代史事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来。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总之,治学者需有历史想象力,但不可以做"索隐派",更不要去"影射史学"。

摘编自周良书《治学需有历史想象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正理解古人的学说并评价其是非得失,需借助建立在实证之上的历史想象。

B.胡适"祖孙的方法",与李大钊将历史和社会相结合观察人间之法并无不同。

C.司马迁叙述某些事件时运用的记史方法,与文学创作的想象虚构有相似之处。

D.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抓住只言片语比附史事,添枝加叶,对治学是有害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亮出自己的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B.文章先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再论述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逻辑清晰。

C.文章比较并分析了历史想象和艺术想象之间的相似和不同点,辩证色彩鲜明。

D.文章通过引述中西相关理论及名言,并结合典型事例阐释道理,颇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历史想象力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原材料背后的内在"思想",有所发现。

B."想象的共同体"借助相互连接的意象构成一个整体,失掉了想象力,也就不再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了。

C.学者陈寅恪的历史想象力是经过训练养成的,因而其艺术想象力不像曹雪芹那样"天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