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 (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 (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作业第3页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种制度?(6分)

  

  

  

  (2)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4分)

  

  

  

  

  (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8分)

  

  

  

  课时达标训练(三)

  1.选B 解读材料可知,该法令是"推恩令"。"推恩令"的推行,使得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史实不符。

  2.选D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设立中朝,这一措施限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选B 注意题干中"说明的实质问题"的限定词,A项只是表面现象,与题意不符,可排除;C、D两项本身说法错误,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的设置,以分权的形式达到了强化皇权的目的。

  4.选A 从题干中"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可以看出这是重文轻武思想;"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加强禁军、削弱地方军,可以排除;各州郡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握体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也不符合重文轻武的思想;A、B两项都有重文轻武的思想,题干中说的是"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管理地方,故A项更合适。

  5.选D 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对皇权也产生了威胁,①错误;九品中正制规定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与皇权无关,排除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6.选C 根据材料中"行中书省"的信息可以看出反映的是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选B "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指的是官员的选拔依赖郡县官吏的举荐,据此分析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故选B项。

  8.选B 题干中"举进士,拔萃,皆中"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A项表述错误;C项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D项表述绝对化;B项是对科举制作用的正确表述,且与题干材料相符。

  9.解析:第(1)问,考查了我国古代三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三省六部制及行省制。第(2)问,可结合材料二、三所体现的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方面思考作答。第(3)问,注意依据教材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作答。

  答案:(1)周初分封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元代行省制。

  (2)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地方和中央的矛盾。

  (3)分封制的影响:加强统治,扩大统治区域,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三省六部制的影响: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行省制度的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