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作业第3页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

(2)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局限性。

答案 (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解析 回答第(1)问应从"皇上则为元首......军机号为政府"方面着手归纳其政治主张。回答第(2)问要注意材料中"洋教"的含义;"借"的含义是"利用"。回答第(3)问应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来思考。

8.(2016·赣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与国人办报高潮相遇相逢。1896年,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它事实上成为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以下均摘自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政论性文章。

吾所谓新法者,皆非西人所故有,而实为西人(对中国之法)所(做)改造。因此,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论不变法之害》

西人之侮我甚矣!西人之将灭人国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日日言其国政之败坏,纲纪之紊乱,官吏之苛黩;其将灭人种也,则必上之于议院,下之于报章。

--《论中国之将强》

今之言变法者,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却是弥缝蚁穴,漂摇一至,同归死亡,而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即举一国之民而智焉,而力焉,则必无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君权"之下的民意之伸,固非泰西之所得专,亦非震旦(中国)之所得避。

--《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梁启超维新论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在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

答案 (1)内容:阐述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痛陈列强灭亡中国的危机,呼吁政治改革;批判洋务派不知"本原"的变法,强调变法之本在变体制;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