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

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项正确;太尉负责军事,故A项错误;廷尉负责司法,故B项错误;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事,故C项错误。

8. 有论者认为:秦始皇同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 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 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

【答案】A

【解析】

材料强调了实施郡县制才使得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即说明了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郡县制加强了统一而非加强了君主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郡县制实施的意义而非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战国时期已经有了郡和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9."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对"史实""史论""史识"概念的解释分析选项可知,A选项叙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