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答案】D

【解析】

韩非子身处战国时期主张君主专制适应了当时历史的发展潮流;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反对君主专制,具有进步意义,故D项正确,BC项错误。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不利于加强封建统治,排除A。故答案选D。

3.有学者认为,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汉武帝时的董仲舒等人在《春秋》公羊学中,用五行相代把夏、商、周、秦、汉皆用武力"逆取"天下的事实,演绎成一个由天意决定的过程。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仁政观念深入人心

B. 儒家思想的神学化

C. 儒家思想的官学化

D. 经学之士积极推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汉以来,孔子的地位不断上升,褒号由"子"到"圣",再到"神",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日益官学化,故孔子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B、D两项所述是其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4.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曾云巢善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

A. 经世致用

B. 格物致知

C. 发明本心

D. 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细心观察、研究""穷昼夜不厌"等信息,反映出理学思想中的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特点,故B正确;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