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醴陵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的深刻内涵。

B.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C.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远高于个人悲情的家国荣誉。

D.朱熹将杜甫与颜真卿等人并举为"君子",认为他们尽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一段首先引用张载的名言,在对其简单诠释之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文章二、三两段从边塞况味到忧国忧民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C.作者以《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D.文章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古典诗词中的家国情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