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作业)第3页

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B.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D.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

2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B. 对西方列强缺乏警觉

C. 没有彻底地革命精神D.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22.美国学者普拉提在其著作中说:"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中国恢复其在19世纪时在世界上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透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千丝万缕的纠葛。"由此可知,该学者 A. 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 B. 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

    C. 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 D. 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23.《世载堂杂忆》载:"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东王主张先下南京,效朱明建国故事,立定根基,再行北伐。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这表明此时太平天国

A.提出了推翻满清王朝的目标 B.东王实际权力已经超过天王

C.已经建立了巩固的后方基地 D.领导集团故略上存在分歧

24.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甲 722 乙 287 丙 614 丁 96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5.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侮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26.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

A. 要求社会平等的愿望 B. 追求绝对平均主义

C. 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27.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