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生物 答案

1.C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而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单体的核心元素是C元素,因此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详解】

DNA分子一般是由两条方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A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有多糖、蛋白质和磷酸等,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骨架的,B正确;真核细胞的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结构,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还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错误;生物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的,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具有一定流动性,从而使生物膜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C。

2.B

【解析】

【分析】

曲线表示夏季晴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即净光合速率。图中可以看出,在不覆盖的情况下,中午气孔会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c曲线覆盖膜,并且白天还补充光照,因此光反应增强,导致净光合速率高于b曲线。此题主要考虑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详解】

由图可知,曲线a中,11点-13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一直大于0,故该阶段植物的有机物逐渐积累,即13点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11点,所以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A正确;曲线b为全天盖膜,曲线a为全天不盖膜,因为膜内空气不流通,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产生的,使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膜外,影响了暗反应,同时膜内的光照强度小于膜外,影响了光反应,而温度的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大,所以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B错误;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促进光反应,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ATP、NADPH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C正确;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D正确。

故选B。

3.B

【解析】

【分析】

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4)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用于调节溶液的pH,属于自变量。

【详解】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制片后用缓水流冲洗,不需要滴加50%的酒精冲洗,A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质量分数8%的盐酸进行水解,目的的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剂分子容易进入细胞,以及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甲基绿和DNA结合,B正确;酒精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实验中与盐酸混合形成解离液,具有解离的作用,目的是使细胞能够分散开,而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酒精仅是作为酒精灯内的燃料,C错误;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控制变量,提供酸性环境,使酸性条件影响酶的活性,在"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中,使用盐酸的作用是创造酸性环境,以研究不同材料对外界环境PH改变的调节能力,D错误。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是人体感染HIV后,人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变化曲线。HIV最初侵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