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1.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 皇权渐趋衰落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2. 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 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 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 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3.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B.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4.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5.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6.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7.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强化君主集权 C. 分割宰相权力 D. 利于集思广益

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