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1 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时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必修1 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时作业第3页

  官员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属于监察制度的表现,D选项排除。

  答案:C

  6.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有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其后,皇帝又以其他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亦为宰相。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 B.强化宰相的行政权力

  C.提高朝政的决策效率 D.加强君主对朝政控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皇帝提拔官员入职政事堂并同享宰相地位,是为了加强对朝政的控制,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虽然有利于增加官员的晋升渠道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增加宰相人数是为了削弱相权,故B项错误;办事人员增多,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C项错误。

  答案:D

  7.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相权削弱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宰相的权力被一分为三,说明相权大大削弱了,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并不是宰相职权范围的扩大,A选项排除。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官僚制度,不是地方管理制度,D选项排除。

  答案:C

  8.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发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

  A.察举制的弊端 B.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D.世官制的沿革

  解析:由"东汉"和"举秀才""举孝廉",可知考查的制度为察举制,故选A项。

  答案:A

  9.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的制度是(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皇帝直接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