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四单元试卷》资料
免费下载部编本八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第四单元试卷》资料第4页

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加点字解释:(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

2、翻译文言句子:(6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 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这些人物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的用意又是什么?(4分)

4. 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4分)

(三)(11分)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分)

(1)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3)彼勇者耻怯

(2)不然为怯 (4) 顾见猛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

3.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内涵丰富:

 对勇者而言,是指 ;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4.本文作者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的看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