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湖北省随州一中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湖北省随州一中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B.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教师本身的素养、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

C. 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障碍,而袁济喜教授则认为师资力量不足、内涵不够才是主要问题。

D. 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戏曲、书法、传统手工技艺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

B. 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足40%,这有可能成为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

C.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D.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9.第三、四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这两则材料谈谈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作为基础,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 ① ,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地"表演式"展开生活记录,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 ② 。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 ③ ,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 ④ 。"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的必然。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B. 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C. 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D. 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11.依次填入文中①、②、③空白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瑕瑜互见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B. 良莠不齐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C. 良莠不齐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D. 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12.请在文中④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要求不超过20个字。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①,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简帝心。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侯。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②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之,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

(注)①省闼:宫中。②梨面: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哀痛。"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