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第2页

非常有限,枯燥了。

九、写出你从下列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5分)

1.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2. 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3.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4.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

5.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十、补充语句并回答问题。(8分)

1. A. 有的人活着,他 ;

B. 有的人死了,他 。

(1)A句中的"人"是指 的人。

(2)B句中的"人"是指 的人。

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诗句不仅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还表达了作者 的高尚品质。

十一、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2分)

1. (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假如这段话描述的是一幅画,请你给这幅画拟一个题目,这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的特点。

2. 你想,四周( )的,还不容易( )吗?

(1)画线部分比喻 ,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 的精神和 的态度。

(2)这句是 句,改为陈述句:

3.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上车子,一个( )着,一个( )着,爸爸拿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 )干净。他们又给他( )上药,( )好绷带。

(1)从所填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如果那个拉车的人来向鲁迅先生最后告别,他会说什么?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社戏(节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使我的心也□□,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在含着豆麦蕴藻之乡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 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 婉转 悠扬 沉静 弥散

B. 悠扬 婉转 愉快 消失

C. 婉转 悠扬 沉静 融汇

D. 悠扬 婉转 愉快 弥散

2. 画线的句子使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