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Ar=48),反应(1)、(2)中共转移4.8 mol e-。

A. 仅②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②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同一化学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遵循原子守恒定律。

【详解】①aTiO2+bCl2+cC aTiCl4+cCO,该反应中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碳单质作还原剂,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气作氧化剂,还原产物是TiCl4;TiCl4+2MgTi+2MgCl2 该反应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TiCl4作氧化剂;所以TiCl4在反应I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II中是氧化剂,故正确;②C、Mg在反应中反应前后化合价都升高,所以均为还原剂,被氧化,故错误;③在反应I中C的还原性大于TiCl4;在反应II镁的还原性大于Ti,故正确。④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知,2a=c,2b=4a,所以a=1,b=c=2,故正确;⑤将方程式Ⅰ、Ⅱ相加得 TiO2+2Cl2+2C+2Mg=Ti+2CO+2MgCl2 生成1mol Ti转移电子8mol电子,所以每生成19.2 g Ti,即0.4mol Ti,反应I、II中共转移3.2mol e-,故错误;故选D。

8.2009年,M IT的唐纳德·撒多维教授领导的小组研制出一种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电池突破了传统电池设计理念,以NaCl、KCl和MgCl2的熔融盐作为电解质。以Mg和Sb两极金属,整个电池在700℃工作,处在液体状态。由于密度的不同,在重力下分层,分别形成上层金属Mg,下层金属Sb和中间的NaCl、KCl及MgCl2电解质层。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