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达标
【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时达标第2页

答案:C

解析:中华文化既一脉相承,又能够因时而变,②认识错误。文化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③观点错误。

4.(2015·江苏卷,19)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云南印象》是云南地区的原生态歌舞,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内容,产生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实践,体现了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也体现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④符合题意。①在题干中没有信息支撑,排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但不意味着所有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故③表述错误。

5.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汉江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广采博纳的开放包容精神、卓然不屈的自强进取精神、不拘礼法的开拓创新精神、多元价值取向的兼收并蓄精神是荆楚文化的主要特点。这说明荆楚文化( )

A.始终保持自身特色,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完全不同

B.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C.能够因时而变,对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性

答案:B

解析: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故A观点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没有涉及民族文化,D不符合题意。

6.(2016·湖北荆门期末)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央视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推出《汉字听写大会》,虽形式简单,却唤起了国人与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广大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汉字文化、领略汉字之美。这说明( )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