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第3页

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

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解析】 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选C项。

【答案】 C

8. 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D.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加以模仿

【解析】材料中戈尔巴乔夫承认自己改革与赫鲁晓夫改革有"一定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二者改革意图的相似性,即"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也就是力图冲破斯大林模式的羁绊。只有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可以排除。

【答案】A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前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专题讨论会纪要

材料二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

           --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戈尔巴乔夫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